值得注意的是,不同于其他教育,职业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性、实践性,决定了教材内容要根据行业发展进行动态更新,为学习者提供真实的工作场景,数字教材在职业教育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。国家层面积极推进职业教育数字教材建设,教育部印发的《“十四五”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建设实施方案》明确提出推动教材配套资源和数字教材建设,探索纸质教材的数字化改造,形成更多可听、可视、可练、可互动的数字化教材。现阶段,职业教育数字教材由单纯关注教材开发转向关注教材开发、使用、管理整个生命周期。
一、明确职业教育数字教材的典型特征
随着技术转型发展,岗位更迭速度加快、技术含量提升,教材内容更新速度需要与之适应进行动态更新,受制于传统纸质教材稳定性、封闭性等特征,纸质教材的适应性问题逐步显现,亟须建设一批职业教育数字教材。职业教育数字教材本质是教材,除了具有一般教材的属性外,还具备资源丰富性、内容动态性、功能互动性等典型特征。
一是资源丰富性,职业教育数字教材集合了文字、图片、音频、视频、动画、增强现实(AR)/虚拟现实(VR)等多种形态,呈现丰富的资源,有利于解决“理论过多、课堂乏味”的问题,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。二是内容动态性,职业教育数字教材能够在最大限度上、最短时间内、最低成本地实现教材的及时更新,以反映学科和行业的最新发展及国家对人才培养的最新要求,有利于解决“素材不够、技术不新、案例过时”等问题,真正实现产业链与人才链的融合。三是功能互动性,职业教育数字教材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真实性、沉浸式、高度参与、可互动的学习环境,有助于解决职业教育教学中“看不到、摸不着、难再现”等老大难问题,允许学生通过情景再现、模拟实验等操作直接与教学内容互动,面向真实的工作情境,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学习动力。
二、研制职业教育数字教材的建设标准
尽管国家层面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数字教材建设,但仅提出建设一批职业教育数字教材,关于职业教育数字教材是什么、如何建等关键问题尚未提出更具体的政策性引导或要求,也未明确职业教育数字教材的开发、审核、出版标准和规范,导致实践过程中各单位自主开发职业教育数字教材,教材质量参差不齐,不同教材之间的兼容性和互通性较差,限制了职业教育数字教材的广泛应用。因此,亟须加强职业教育数字教材研究,由国家层面明确职业教育数字教材的内涵及标准,建立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可量化、可检查、可比较的职业教育数字教材标准体系,包括职业教育数字教材的编写、审核和出版的统一标准,为职业教育数字教材建设提供科学指引。
三、促进职业教育数字教材的智能应用
现阶段职业教育数字教材凭借其资源丰富性、内容动态性、功能互动性、使用个性化等优势,在职业教育教学场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,如何用好职业教育数字教材成为现阶段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。不同于纸质教材,职业教育数字教材是将数字技术融入课程与教学,从而引起教与学深刻变革的重要载体。因此,职业教育数字教材不仅局限于教材内容的变革,还提供职业教育数字教材终端应用,为教师、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服务。
一方面,促进教师用好教材,教师可以利用职业教育数字教材中的多媒体资源、虚拟仿真、互动课件等,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,进行生动的课堂教学。同时,还可以实时监控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表现,开展个性化教学。另一方面,促进学生学好教材,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、学习兴趣选择学习内容,自主开展学习,同时,学习者可以通过教材的个性化推荐、智能问答、知识拓展等功能,获得高效的学习体验,实时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度、学习效果。